中秋节,曾买几串红提葡萄供佛、食用。节后,仍剩一两串。
王用九忽然说:“咱们用红提葡萄酿酒吧?”
我说:“好。”
因为他们要写“连续观察”的日记,酿酒正好可以“连续观察”。
以前,曾给用九讲过安邑人酿葡萄酒的故事,故事出自《安邑县志》。
安邑种葡萄历史极悠久,酿葡萄酒历史也极悠久。但兴亡历乱,后世只有葡萄,而不会酿葡萄酒了。
当地人为了恢复这门工艺,想了很多法子。最常用的法子是,先酿米酒,然后把葡萄掺进去,算是葡萄味的米酒,或者米酒味的葡萄酒。聊胜于无而已。
某年,葡萄成熟季节,安邑发生战乱。某家人刚收了一罐子葡萄,就仓惶出走。数月之后,战乱平息,逃难的人都回来了。这家人进了屋子,发现酒香扑鼻。原来的一罐子鲜葡萄,居然变成了美味的葡萄酒。
一刹,千古之密,恍然揭开。
闲话少提了。
我前几年曾经做过葡萄酒的,因葡萄质量不好,做出来的酒也太酸,后来那酒就做了料酒。酿酒法也忘得差不多了。
洗了一只玻璃的酒罐子,过去是一种高粱酒,能装二三斤左右。将红提葡萄捏碎放进去,加了点糖。然后,就等它发酵了。
其实只有半瓶。
后来,又买了一些玫瑰香葡萄,加了进去。红提汁水很少,玫瑰香就好多了。
过了几日,发酵顺利,酒香扑鼻。但我忘了后边还有什么程序了。感觉差不多了,就把酒水滤了出来,装进一只雪碧瓶子。大概装了半瓶左右。
尝了一点,酸甜可口,酒味不是太浓。
让用九尝,他说很香很好,只是不像酒,像葡萄汁。
葡萄汁就葡萄汁吧,反正也有一点酒味的。
用九很喜欢喝。后来,他为了让妈妈尝,提出了条件。如果他妈妈肯尝这个,他就愿意吃蔬菜。原来他不吃蔬菜的。
他妈终于尝了,观点一致,也是认为像葡萄汁,但确实很香很甜很好吃。喝了几杯,尝出酒味了,还是酒,不是汁。
如果感觉好,以后就继续酿吧。
其实,这几年自酿酒成风,很多人动辄数十斤数百斤地酿。我虽然很爱酿酒,但也就尝了那么一小口,再没喝它。
另外,我还有新打算。家里有只煮咖啡的摩卡壶,呵呵,可以用来蒸馏。
如果下回酿出来酒味比较重的葡萄酒,用摩卡壶蒸馏一下,那就是葡萄白酒了。
葡萄白酒?不就是白兰地吗?
忘了说标题中的“提玫之酒”了。曾和用九一块研究给酒取名字,叫个啥好吗?
用酒?
川用酒?
用川酒?
王用酒?
用九不喜欢这样取名,他说叫“王师葡萄酒”或者“王氏葡萄酒”。
最后,他说,既然是用红提和玫瑰香酿的,就叫“提玫之酒”。
评论